實驗室雙級反滲透型超純水機設備操作規程
一、開機前準備
環境檢查
確保設備安裝環境溫度在5-38℃之間,冬季需保溫防凍,夏季避免高溫(≤40℃)。
檢查電源插座可靠接地,避免漏電風險。
確認水源壓力符合要求(通常0.2-0.4MPa),水質無泥沙、鐵銹等雜質。
設備檢查
觀察設備外觀是否完整,插頭、電源開關靈活無損壞。
檢查預處理系統(石英砂過濾器、活性炭過濾器、軟化樹脂罐)是否裝填正確,濾料無結塊或泄漏。
確認雙級反滲透膜組件安裝牢固,密封圈無老化。
管路與閥門確認
檢查所有管路連接緊密,無裂損或松動。
確認閥門狀態:
原水泵進水閥、濃水調節閥、純水排放閥處于開啟狀態。
旁通閥、沖洗閥處于關閉狀態。
二、開機操作
預處理系統啟動
石英砂過濾器:開啟進水閥,反沖洗10-15分鐘(可通入壓縮空氣增強效果),直至排水清澈。
活性炭過濾器:同上操作,反沖洗后正洗3-5分鐘。
軟化樹脂罐:開啟進水閥,緩慢開啟至1/3位置,待排水口出水后完全打開,正洗至水質合格(硬度≤0.03mmol/L)。
反滲透主機啟動
開啟原水泵進水閥,稍開旁通管回流閥(開度適中)。
打開低壓配電裝置空氣開關,接通電源。
將電控面板電源開關旋至“ON”位,進水電磁閥打開,原水泵和高壓泵同步啟動。
觀察自動沖洗過程(每次啟停均自動執行),沖洗結束后調整:
高壓泵泵后節流閥,控制膜前進水壓力≤1.5MPa(推薦0.8-1.3MPa)。
濃水調節閥,控制純水與濃水比例約1:1,回收率在合理范圍。
水質監測與調整
實時觀察產品水電導率,符合要求后開始收集純水。
若電導率超標,檢查預處理效果或反滲透膜是否污染。
三、制水過程
雙級反滲透運行
一級反滲透產水作為二級進水,進行二次脫鹽,確保二級產水電導率<5μS/cm。
調整一、二級旁通閥及濃水排放閥,維持膜前壓力≈1MPa,膜前后壓差<0.1MPa。
純化與超純水制備
純水:通過雙流路出口直接取用,適用于一般實驗。
超純水:經UV殺菌、超濾等后處理后取用,電阻率≥18.2MΩ·cm,適用于高精度實驗。
運行監控
記錄進水壓力、產水電導率、流量等參數,每小時巡檢一次。
監聽設備運行聲音,異常時立即停機檢查。
四、停機操作
正常停機
將電控面板電源開關旋至“OFF”位,設備按程序自動停機。
關閉原水泵進水閥、純水排放閥,保留濃水調節閥開啟狀態(防止膜內積水)。
緊急停機
按下急停按鈕,故障排除后順時針旋轉復位。
檢查停機原因(如水壓過低、電導率超標),修復后重新啟動。
長期停機
排空預處理系統積水,取出反滲透膜浸泡于保護液中(或使用在線清洗系統注入保護液)。
關閉所有電源及閥門,保持設備通風干燥。
五、維護與保養
日常維護
每日檢查設備運行記錄,分析參數變化趨勢。
清潔設備表面,避免灰塵堆積。
定期檢查5μm保安過濾器,壓差>0.1MPa或運行3個月時更換濾芯。
定期保養
預處理系統:
石英砂/活性炭過濾器:每3-6天反沖洗一次,每年更換濾料。
軟化樹脂罐:根據水質定期再生(吸鹽、慢洗、正洗)。
反滲透膜:
每3年更換一次(預處理維護不當或水質差時縮短周期)。
定期化學清洗(如檸檬酸、氫氧化鈉溶液)去除膜表面污垢。
后處理系統:
UV燈管:每年更換一次。
超濾膜:每6個月更換一次。
耗材更換
更換純化柱、超濾膜等耗材時,核對規格型號與設備匹配。
更換后進行泄漏測試,確保密封性。
六、安全注意事項
操作安全
嚴禁在設備運行時移動或撞擊儀器。
避免使用半透明水箱和管道,防止藻類滋生。
儲水箱遠離陽光直射和熱源,抑制微生物繁殖。
水質安全
純水/超純水隨取隨用,避免長期儲存(超純水機專用無菌水箱除外)。
定期消毒管道,防止細菌污染。
故障處理
設備發生故障時,聯系專業技術人員維修,勿使用非推薦元器件。
記錄故障現象及處理過程,便于后續分析。